top of page

寶寶副食吃什麼?自製嬰兒副食不踩雷

2021年10月4日 育兒心得

從寶寶4個月大開始,家長就可以讓寶寶慢慢開始接觸副食品。由於初期攝取量不大,此時主要還是以「嚐味道」為主。家長不妨將食物打成泥後,分出一到兩茶匙先讓寶寶淺嚐即可,視接受度與喜好再進一步安排份量;加上若一次餵食太多可能也會導致寶寶脹氣,因此不需勉強或貪快。


基本上,各種蔬菜或水果泥如蘋果、香蕉、地瓜等,都是可嘗試打泥的首選。水果建議選擇較軟且完熟的類型如香蕉、蘋果、木瓜等;削去外皮後去籽、切塊,再以湯匙壓製成泥即完成。


如果是需要蒸煮的食物,例如馬鈴薯、地瓜等蔬菜類的話,建議蒸煮得軟爛些,較容易壓成泥。青菜像是空心菜、小白菜、青江菜等,則可考慮切到細碎或弄成泥狀再給寶寶吃。如果想讓寶寶嘗試肉食的話,建議可先從雞胸肉、魚肉等風味相對清爽的白肉嘗試起,同樣以打泥的方式來提供寶寶優質蛋白質。


十倍粥是什麼?

每個寶寶一開始的副食品都應該由十倍粥開始,在寶寶牙齒尚未發育完全、只能食用糊狀或泥狀物時,粥品很適合做為寶寶副食品的優先選擇。而所謂的「十倍粥」即是將白米和水以1:10的比例熬煮而成的粥,因濃稠度正適合寶寶、不用咀嚼易吞嚥,製作也很簡單,因此經常成為新手爸媽第一次製作寶寶副食品的首選。如果以白米30cc來說,就再加入300cc的水以電鍋蒸煮,煮熟後再用果汁機打成米糊,避免裡面殘留小顆粒,放涼後即可給寶寶食用。


當寶寶吃習慣十倍粥之後,家長便能逐漸提高副食品的濃稠度,白米和水的比例可以縮小變成七倍粥或五倍粥,家長們可以根據自己家小朋友的狀況調整。


逐漸嘗試固體食物

每個寶寶的發展狀況不一樣,通常寶寶在4~6個月大時,一開始只吃幾湯匙副食品便作罷,不過等寶寶習慣後,量就要慢慢增加,以利未來與固體食物的銜接。而當寶寶成長至8~9個月大後,就能開始將食物漸漸從泥狀進化到小型易咀嚼的固體。


原則上,此時只要食物的質地能藉舌頭施力頂碎,寶寶大概就可以接受;像是切成小丁的紅蘿蔔、地瓜、蛋、魚肉等都很適合。另外不妨將自己平常吃的餐點減少調味後,直接搗碎給寶寶吃,不僅方便、省時也兼具營養。


等到寶寶長牙之後,對於副食品的需求與接受度就會更廣,家長就能逐步增加食物種類,但建議還是應避開整顆的花生或堅果類,以免發生意外噎到的危險。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