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是屬於哪種教養類型?
- loveencore
- 7小时前
- 讀畢需時 2 分鐘
各位爸爸媽媽們,你有沒有想過自己屬於哪種教養類型?多位權威心理學家定義出4種主要的教養方式:權威型 (authoritative)、專制型(authoritarian)、放任型 (permissive)、及忽略式 (neglectful)、,廣泛應用於當今兒童心理學研究中。

了解自己的教養方式,有助於更好地培養孩子的發展和性格形成。
權威型 (Authoritative)
權威型父母結合溫暖與規範,設清晰界限,同時尊重孩子的意見。他們鼓勵獨立思考,通過溝通引導行為,提供支持與合理懲戒。這種方式培養孩子的自信、自律與社交能力,研究顯示其效果最佳。權威型教養平衡愛與紀律,適合大多數家庭,促進孩子全面發展。
特點:高回應、高要求、溫暖關懷
效果:培養出自信、獨立、社交能力強的孩子
專制型 (Authoritarian)
專制型父母強調服從,設嚴格規則,少考慮孩子感受。他們要求高,懲罰嚴厲,重視紀律而非情感交流。孩子可能變得順從但缺乏自信,難以獨立思考,甚至產生叛逆心理。專制型教養短期內能控制行為,但長期可能損害親子關係與孩子心理健康。
特點:高要求、低回應、強調服從
效果:孩子可能聽話但缺乏主見,社交技巧較弱
放任型 (Permissive)
放任型父母溫暖但缺乏規範,傾向滿足孩子的需求,少設界限。他們像朋友般與孩子相處,避免衝突,允許孩子自由表達。這種方式讓孩子感到被愛,但可能因缺乏紀律而難以自律,影響責任感與自我管理能力。適度寬容能培養創造力,但過度放任可能導致行為問題。
特點:高回應、低要求、避免衝突
效果:孩子自律能力較弱,但創意可能較強
忽視型 (neglectful)
忽略型父母情感投入低,忙於自身事務,少關注孩子的需求與情緒。他們提供基本物質支持,但缺乏情感聯繫與指導。孩子可能因此感到被忽視,影響自尊與安全感,易出現行為或學業問題。忽略式教養不利於孩子成長,父母需意識到陪伴的重要性。
特點:低回應、低要求、缺乏親子互動
效果:孩子情緒管理能力較弱,自我價值感不足
混合型 (Mixed)
混合型教養根據孩子個性與情境,靈活結合寬容、權威或獨裁方式。例如,對敏感孩子採用溫暖的權威式,對獨立性強的孩子適度寬容。但父母需保持邏輯一致,避免價值觀混亂,如同時強調自由與嚴格服從。混合型教養需智慧調整,確保孩子穩定發展。
特點:彈性應對不同情境,適應能力強
效果:取決於主要採用的教養風格比例
記住,沒有絕對完美的教養方式,了解自己的教養類型是為了更好地支持孩子成長!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,適合的教養方式也各有不同。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