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新手爸媽別大意!6大寶寶常見腸胃道疾病

2022年8月24日 育兒心得

寶寶腸胃不適可能是重大疾病的徵兆,當寶寶無法透過語言、只能以哭鬧或是情緒躁動來表達身體不適時,新手爸媽們也應多加觀察,並透過日常互動中發掘潛在的寶寶不適症狀。而寶寶常發生的不適中,又以腸胃道疾病最常見,有時因攝取乳品時所致的乳糖不耐症、或是便秘而引起讓寶寶焦慮又難受,更是讓新手爸媽們無所適從。


6大最常見的新生兒腸胃道疾病


腸套疊

出生5個月到3歲左右的幼童易有腸套疊症狀,其主因源自寶寶的腸胃道尚未穩定,腸胃道在蠕動的過程中,前段腸子套入後方腸段內,造成腸阻塞。


若卡住的時間過長,會引起腸壞死、腸穿孔、腹膜炎,嚴重時有致命的危險。


此外,發生腸套疊的幼童亦有嘔吐、冒汗、臉色蒼白等症狀,當體力耗盡時會虛脫、嗜睡、脫水,有些寶寶則會排出「草莓果醬狀」的血便。


嬰兒腸絞痛

嬰兒腸絞痛是新生兒常見疾病之一,由於寶寶的腸道神經未發育完全,乳糖不耐症、對牛奶蛋白過敏都會引起腸道蠕動,進而造成寶寶不適。


腹股溝疝氣

尚未出生的嬰兒的鼠膝部位置,腹腔和表皮之間會有一條通道稱作鞘狀突。由於鞘狀突和腹腔相通,若腹腔中的腸子跑到鞘狀突內,則患者的肚子外觀會出現明顯凸起,像是有一包東西「凸出來」,此狀況稱作腹股溝疝氣。


當寶寶有疝氣時,會有便祕、腹脹、吐奶、食慾不振的症狀,爸媽通常可以在幫寶寶換尿布、洗澡時發現腹股溝看到或摸到突起的腫塊,若嬰兒安靜下來或睡著時就會消失。當發現這樣的狀況時,就需要找醫生進行評估,是否需要進一步的治療。


胃食道逆流

寶寶出生後4個月為高峰,7個月後又會逐漸改善。這是由於寶寶的賁門括約肌尚未發育成熟,會引起胃酸、消化液逆流到食道。大部分胃食道逆流的寶寶會出現吐奶、溢奶,但有些會食慾不振、哭鬧、躁動的症狀。


便祕

便祕是寶寶常見的腸胃困擾,且也是診斷上相對困難的問題,同時也需要靠爸爸媽媽多觀察。


便祕通常會有「排便困難」的症狀,如寶寶想大便時會出現憋氣用力、臉部漲紅的狀況,亦可能因上不出來而哭鬧不安。此外,寶寶便祕時的大便質地會偏硬、或是呈「一小顆羊大便」狀。


再更大一點的寶寶,若吃下的食物蛋白質含量較高、水分攝取較少,且不愛吃蔬菜水果,也較易發生便祕和糞便偏硬的狀況。

Comentários


© 2019-2024 LOVE ENCORE MEDIA COMPANY LIMITED. All rights reserved

bottom of page